隨著中國政府承諾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風電尤其是海風電在國家能源中的占比迅速提升。然而風機與電纜在復雜海洋環境下的長期服役必然造成設備的老化與損毀,因此海上風電廠對于一種全生命周期的在線監測技術需求迫切。近日我司與南京大學、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合推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纖傳感的海上風電場綜合監測方案,能夠對海纜錨害、異常船只侵入、海纜埋深、載流量等進行實時在線測量,并對異常船只進行主動驅離,有效提升海上風電場運維水平。
圖1 海上風電場綜合監測方案
近期該研究成果以“On-line Monitoring for the Offshore Wind Turbine and Submarine Power Transmission Cable based on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ing”為題,在2022年亞洲通信與光子學國際會議(ACP 2022)做邀請報告。我司的趙世松工程師、張道工程師為共作者。
圖2 ACP會議邀請報告
該項成果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項目(U200160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62175100、6197507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0213-14380202)、內蒙古自治區關鍵技術攻關計劃項目(2019GG374)“基于多參量分布式光纖傳感的風機葉片在線安全監測”、深圳市科技創新基金(YFJGJS1.0)的支持下開展完成的。相關技術已經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多個風電場試點應用,推廣應用前景廣闊。